2015年4月23日上午,“之江新语——陈昔未教授书画作品展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隆重开展。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院长,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先生,民盟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志实先生,民建中央画院副院长张士元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殷会利先生,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伯平先生,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柳岩女士,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飚先生,中宣部阅评组组长曹焕荣先生,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先生,人民日报社政治部副主任袁新文先生,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院长刘君慧先生,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前院长杨泓先生,北京市文联副巡视员、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丛峰先生以及来自中国书画界联合会、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央民族大学等众多知名人士和教授。此次书画展举办单位负责人、众多知名艺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共计上千人参加了此次书画展。开幕式由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董会秘书长曹随义主持。
此次书画展展出内容为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美术专业学科带头人陈昔未教授抄录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一书中的摘述而创作的书法作品及创作的祖国壮丽江山的山水画作品,共计300余件。展览由民建中央画院、民盟中央美术院、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 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书法家协会、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华夏儿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风貌。
开幕式上,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院长作了讲话。他说:“值此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美好时节,为了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之江新语——陈昔未教授书画作品展’意义十分重大。此次书画展经过精心筹备,今天终于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对一向关心支持此次书画展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以及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对参与主办协办承办的由我院和民建中央画院、民盟中央美术院、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书法家协会和邻里中国网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谈及此次展览的作品和创作主旨,杨波院长指出:“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艺术传媒类院校,我们希望通过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前,由我院发出邀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等单位一道,于2014年10月27日-30日期间,共同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梦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书法展暨壮丽山河画展’。此次画展得到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参观人数数千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展出的书法作品,全部是陈昔未教授摘录自‘之江新语’,即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上写的专栏文章集,重点讲述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建设清明健康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波院长说:“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时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陈教授以87岁高龄之躯,继梦‘圆中国’之后,再次以其如椽巨笔,以丹青描绘盛世、书写豪情,创作出‘万里长江’‘南岳衡山’‘黄果瀑布’‘长白高秋’等巨幅国画作品和‘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等近400幅书法作品。陈昔未先生通过自己的书画作品的创作,身体力行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陈教授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创作精神值得许多人学习。”
杨波院长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艺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今日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已遥遥可见民族复兴的曙光。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艺术家正应该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团结一批艺术家,共同为此目标奋斗。此次展览结束后,书法作品将捐赠国家有关部门收藏,山水画作品将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用于资助老少边贫地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和支持公益、教育以及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等。真正让‘文艺服务人民,作品奉献时代’,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的‘精神扶贫’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先生在开幕上的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成为当今时代主题,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等单位举办这次‘之江新语—陈昔未教授书画作品展’,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更是一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正能量的一次爱国精神的展示。” 同时,张社长对陈昔未的画作给予了很高评价:“陈昔未先生出生在南方,生活在北方。南方山水的秀丽,北方山水的峻拔,在他的画中熔为一炉。其画作整体格调高雅,富有灵性,收放自如,毫无拼凑之感,显示出中国画独到的笔墨功夫。”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飚先生在讲话中指出:“虽然我对陈昔未教授本人并未熟识,但我对其已是仰慕已久,今天观摩了他的书画作品更是非常敬佩,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一是他的大气,他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祖国的美丽江山,笔墨淋漓,气象广阔,展示出大艺术家的艺术风范。二是他作为87岁的老人,仍能创作出具有如此高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作品,非常难能可贵,也确实令人感动。三是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弘扬主旋律,陈昔未先生已经用他的创作实践为我们艺术家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陈昔未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 我与杨波院长相识相交二十余年,他公益办学的理念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合作举办了两次书画展,主要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心愿:通过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给人以鼓舞,能催人奋进;摘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倡导主旋律。”
此次参展的绘画作品有《万里长江》、《南岳衡山》、《黄果瀑布》、《长白高秋》等,绝大部分都是600cm*200cm、1000cm*300cm的巨幅画作,完成如此重大的创作主题和任务,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不仅在构思方面,就是精力和体力来说,对于八十七岁高龄的陈昔未老先生都意味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陈昔未先生是我国著名书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专绘画系。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刘海粟、颜文梁、汪声远,专攻黄宾虹积墨派笔法。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现为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美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其书画艺术,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在明暗、光影、空间、色彩、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上颇有独到之处。他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又创造性地运用了“散点用光”等手法,使作品整体上别具风格,独具匠心。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到4月27日,展览结束后,书法作品将捐赠国家有关部门收藏,山水画作品将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用于资助老少边贫地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和支持公益、教育以及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等。(完)